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内新闻

市委党校创新教学方式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有形有感有效

发布时间:2025-03-20

伴随着一曲《不忘初心》,“共饮一泓水 同铸中华魂”情境教学课接近尾声,现场掌声雷动,反响热烈。

近日,由市委党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室打造的情境教学在综合楼一楼报告厅开讲,18名教师为2025年全市乡科级正职干部任职暨知识更新培训班(第1期)、全市2025年春季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两个在校主体班共127名学员授课。

1742519427538890.png

创新形式,切实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区、全市党校校(院)长会议精神,市委党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室联合各教研室合力打造了“共饮一泓水 同铸中华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境教学课。课程打破了传统的讲授形式,让学员身临其境地成为课程的参与者和体验者,让干部培训既有意思,也有意义,助推党校教学提质增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市委党校围绕基本培训要求,统筹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有形有感有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赤峰干部教育培训中展现新作为。

1742519471210888.png

声情并茂,通过情感认同深化理性认知

“共饮一泓水 同铸中华魂”情境教学课以“五个共同”为课程脉络,通过讲述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展现不同历史时期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历史进程。课程共由四个篇章组成,在声情并茂的历史故事和感人事迹中,让学员充分体会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的奋斗历程,在多种形式的教学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构建起对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

1742519505601287.png

每个篇章以诗朗诵、歌曲、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穿插衔接。配乐诗朗诵《何以华夏 何以中国》抒发了华夏儿女对共同身份和共同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歌曲《中华民族》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情景短剧《宋辽文化大赛》深刻阐释了中华文化在兼收并蓄中的历久弥新;歌曲《不忘初心》表达了共产党人心系百姓的情怀,激励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情和爱国情。

1742519542688448.png

群策群力,加强团队协作凝聚集体智慧

课程的打造凝聚了市委党校的集体智慧,7个教研室共18名教师参与授课,力度空前。该课程筹备工作于2023年6月正式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室在初步确定参与教师人员后,多次召开碰头会确定课堂流程、探讨教案文本、优化课堂细节。团队协作,是智慧的火花碰撞,也是创新的源泉涌动。参与授课的教师都充分发挥了专业所长,排练期间不断根据现场情况提出新想法、新思路,为提升课堂效果贡献力量。闲暇时间,参与演出的教师积极自发排练,确保将最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员面前。

寓教于乐,不断推动党校教学“破圈出彩”

2024年6月底,经过近一年的打磨,“共饮一泓水 同铸中华魂”情境教学课首次走进主体班课堂,收获广泛好评。课后,团队及时总结和改进授课中发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紧锣密鼓地丰富内容、调整细节,并于7月初第二次成功走进主体班课堂。两次授课共涵盖在校3个主体班次,学员458名。

1742519576424168.png

2025年3月,“共饮一泓水 同铸中华魂”情境教学课在赤峰市委政法委举办的“赤峰政法大讲堂”开讲,线上线下共700余名市、县两级政法单位的政法干警参训。这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也是情境教学课再一次历经近半年的讲稿打磨、团队磨合、影音视频重新调整剪辑等一系列充足准备工作之后,第一次走出党校进行授课,收获点赞无数。

1742519600856778.png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下一步,市委党校将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继续探索创新多元化教学方式,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牢记嘱托,汇聚合力,发挥党校的独特优势,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积极作为,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党校力量。


审  核 | 周立全      责  编 | 孟书玉      供  稿 | 麻亮亮